2025 年前三季度,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顶住外部压力实现平稳增长,多项指标呈现积极变化,延续 “量质齐升” 态势。
指标 | 数值 | 同比变化 | 关键亮点 |
进出口总值 | 33.61 万亿元 | 增长 4% | 增速较前 8 个月加快 0.5 个百分点 |
出口总值 | 19.95 万亿元 | 增长 7.1% | 连续 8 个季度保持增长 |
进口总值 | 13.66 万亿元 | 下降 0.2% | 降幅较前 8 个月收窄 1 个百分点 |
9 月单月进出口 | 4.04 万亿元 | 增长 8% | 创年内单月增速新高 |
全球贸易占比(1-7 月) | 11.8% | - | 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国地位 |
季度表现呈现明显加速趋势:一季度增长 1.3%,二季度增长 4.5%,三季度增长 6%,且三个季度进出口规模均突破 10 万亿元,站稳历史高位。
海关总署将外贸韧性概括为 “有底气、有朝气、有锐气”,具体体现在主体活力、结构升级与市场拓展三大维度。
民营企业作为外贸 “主力军” 的地位进一步巩固:前三季度进出口 19.16 万亿元,同比增长 7.8%,连续 22 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,占外贸总值比重达 57%,较去年同期提升 2 个百分点。同时,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突破 70 万家,已超过 2024 年全年总量,市场主体的多元性与活跃度显著提升。广东、江苏等 5 省市贡献超八成增长,形成区域引领格局。
1.高端制造出口爆发:高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 11.9%,对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超三成。其中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 54.9%,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增长 23.9%,绿色能源与智能制造成为核心增长极。
2.消费品类多点开花:国潮花灯、盲盒公仔等特色消费品销往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,传统消费品通过 “品质升级 + 文化赋能” 开辟新市场,与高端制造形成互补。
3.加工贸易提质:加工贸易进出口 6.18 万亿元,增长 6.9%,占比 18.4%,持续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,摆脱 “低端代工” 标签。
1.“一带一路” 与新兴市场高增长:对共建 “一带一路” 国家进出口 17.37 万亿元,增长 6.2%。其中对东盟(9.6%)、非洲(19.5%)、中亚(16.7%)增速尤为突出,东盟连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。
2.全球贸易伙伴网络扩容:前 7 个月我国成为 166 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,较 2024 年同期增加 14 个,市场覆盖广度持续提升。同时通过新增 135 种农食产品准入,深化与 50 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合作。
1.外部环境复杂多变:全球经济复苏乏力、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导致外需不确定性增加,四季度面临去年高基数压力,稳定增长需持续发力。
2.进口需求仍待提振:尽管进口降幅收窄,但同比仍处负增长区间,反映国内消费与投资需求恢复节奏需加快。
1.政策端:延续对民营企业的精准支持,深化 RCEP 等区域贸易协定实施,扩大高技术产品出口退税与信贷支持,进一步优化通关便利化。
2.企业端:把握绿色能源、智能制造等赛道机遇,加强与 “一带一路” 国家产业链协同,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订单响应效率。
3.长期支撑:我国超大规模市场、完整产业体系优势未变,出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 5 个月回升,进口企业信心连续 3 个月回升,为后续增长奠定基础。
2025 年前三季度,中国外贸以 “逐季加速” 的态势印证了发展韧性,民营企业活力、高技术产品升级与新兴市场拓展构成 “三角支撑”。尽管外部挑战仍存,但随着结构优化持续深化、市场网络不断完善,外贸有望在四季度延续平稳运行态势,为全年经济增长提供关键支撑。
精选报告
联系客服
7×24h商务咨询热线: 400-666-9515
想了解更多?
扫码关注,随时互动!
扫一扫下载蓝海跨境APP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