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 月 15 日,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2025 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 33.61 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 4%,增速较上半年进一步提升。其中出口 19.95 万亿元,增长 7.1%;进口 13.66 万亿元,降幅收窄至 0.2%。尤为亮眼的是,9 月单月进出口 4.04 万亿元,同比增长 8%,进口同比增速更是达到 7.5%,创下今年以来月度最高增幅。
分季度看,外贸增长呈现加速态势:一季度增长 1.3%,二季度增长 4.5%,三季度增速升至 6%,已连续 8 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。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崔凡指出,进口连续 4 个月回升,显示内需正在稳步复苏,预计全年进口有望实现正增长。
市场多元与产业升级筑牢韧性
数据背后,外贸结构优化的特征愈发明显。前三季度,我国对共建 “一带一路” 国家进出口 17.37 万亿元,增长 6.2%,占比提升至 51.7%。其中对非洲、中亚进出口增速分别高达 19.5% 和 16.7%,东盟仍保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,进出口增长 9.6%。
产业升级带来的出口动能持续释放。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 12.07 万亿元,增长 9.6%,占出口总值的 60.5%。高端装备、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均超 15%,“新三样” 等绿色产品保持两位数增长。在南通,1-7 月风电产业链装备出口同比激增 238.87%,123 米长的 “海上巨翼” 叶片远销澳大利亚,盐城风电企业出口量已占全国半数。
稀土出口管制落地 半导体与军事用途从严
同日,商务部 10 月 9 日发布的稀土物项出口管制公告持续引发行业关注。根据公告,三类稀土相关物项出口需获许可证:含中国原产稀土且占比 0.1% 及以上的境外制造物项、用中国技术生产的稀土物项,以及中国原产稀土物项。
管制措施明确 “三不许可” 原则:对军事用户、管控名单主体的出口申请原则上不予许可;用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、恐怖主义目的及军事用途的出口申请原则上不予许可。对于 14 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、256 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相关的稀土物项出口,则实行逐案审批。仅人道主义救援用途可豁免许可,但需在出口后 10 个工作日内报备。
中美航运博弈升级 美企面临 30 亿美元额外成本
就在 72 小时前,美国政府撤回 “加征 100% 关税” 计划后,中国于 10 月 13 日启动特别港务费:所有美国关联船舶进出中国港口须额外缴费,国产船舶豁免。美国航运协会测算,此举将使美企每年多支出约 30 亿美元。
市场已出现连锁反应:多家美国货代考虑改挂第三国船旗,跨境电商平台上调美国区售价,日韩船厂接到突发询单却难以消化。分析指出,中国在民用造船领域占据绝对优势 —— 全球 96% 的集装箱船、80% 的散货船由中国建造,美国民用造船配套能力不足,使其在博弈中处于被动。
四季度挑战犹存 新动能支撑信心
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表示,产业完备、创新提升、市场适配三大因素筑牢了外贸增长基础,但四季度仍面临基数效应与外部不确定性挑战。不过,企业积极拓展新兴市场、布局新赛道的行动已见成效:深圳跨境电商转向储能品类后单月销售额增长 70%,义乌 AI 新产品成海外采购商 “新宠”,盐田港新增 12 条国际航线缓解物流压力。
精选报告
联系客服
7×24h商务咨询热线: 400-666-9515
想了解更多?
扫码关注,随时互动!
扫一扫下载蓝海跨境APP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