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代工到品牌,浙江佑美如何靠一张瑜伽垫撬动全球市场?

作者: 日期:07-09 10:08浏览量:901

在瑜伽垫年销60万条、月均GMV超200万的背后,浙江佑美运动用品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条典型的“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”转型路径。

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成长故事,更是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。

我们从三个维度来拆解佑美的快速崛起之道:

一、差异化突围:避开巨头,打穿细分市场

1. 抓住单品机会,建立技术壁垒

佑美不和耐克、阿迪正面硬刚,而是聚焦瑜伽垫等垂直小品类,以环保TPE材质+专利防滑纹路,建立产品壁垒。一款产品年销60万条,说明:只要把一个细分类打穿,也能撬动市场。

这种“单点突破—品类扩展”的打法,正如当年安踏聚焦篮球鞋的早期策略一样,走的是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的路径。

 2. 出海双轨并行,打开增长新曲线

佑美同时走两条路:

-传统跨境B2C渠道:重点深耕欧美市场,今年上半年营收已达1.3亿元。

-平台型出海(如淘宝天猫海外站):试水东南亚等长尾市场,月均GMV达200万,SKU测试覆盖13000个品类,游泳装备爆发式增长,印证了多品类的可行性。

这套组合拳,有效平衡了“规模与探索”“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”的双重目标。

二、供应链重构:从代工能力变品牌护城河

1. 把代工经验变成本优势

佑美曾是迪卡侬的核心代工厂之一(中国制造占迪卡侬全球产品的60%)。如今,这段代工经历反哺自有品牌:

-成本压制力强:共享TPE原料链,原材料成本比欧美品牌低30%-40%;

-产能灵活性高:跑步机与瑜伽垫的淡旺季互补,使设备利用率大幅提升。

 2. 研发微创新,打出品牌溢价

研发投入并不靠“烧钱烧量”,而是聚焦实用创新——

-防滑纹路设计:让产品平均溢价提升15%-20%;

 -退货率控制:第四代瑜伽垫退货率降至3.2%,远低于行业平均的8.5%。

这套打法让佑美从“制造”走向“智造”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品牌溢价。

三、行业启示:未来的中国品牌,要从工厂里长出来

1. 跨境电商3.0来了

“卖货”不是终点,真正的竞争力是“品牌出海”。

阿里海外平台推出的“出海计划”,用多语言翻译、海外支付、智能物流等工具,帮中小品牌更快试错、更低成本出海。数据显示,2024年该模式助力浙江体育用品出口增长27%。

 2. 制造型企业的转型关键

技术锚点:必须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。佑美目前已拥有12项实用新型专利;

数据驱动:通过电商C2M反馈机制,佑美将瑜伽垫从6mm迭代为更受欢迎的8mm主流规格。

 3. 平价对标全球品牌,国货还有多少空间?

目前,中国体育用品出口占全球的35%,但品牌平均售价仅为国际品牌的1/3。

佑美的案例表明:只要掌握供应链优势、设计力和数字化运营,国货也能挑战Decathlon等全球平价品牌。

佑美之后,下一个是谁?

品牌不是一夜之间建立的,而是多年供应链、数据、研发积累的结果。佑美的成功,是小品牌的机会,也是整个中国制造的信心所在。

面对未来挑战,佑美仍需在“多品类管理”和“海外本地化运营”上补课,或可借鉴SHEIN“小单快反+本地仓”模式,在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继续扩大影响力。

随着RCEP深入实施,中国运动品牌将有更大机会在东盟实现品牌溢价的第一步跨越。

点击获取更多信息:https://www.blueglob.com/

欢迎咨询:400 666 9515

来源:网络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蓝海跨境立场!


相关标签:

精选报告